一、矯直參數設定原則
1.矯直輥系配置與壓下量控制
厚壁管因壁厚大,圓度易保持,矯直輥主要承擔壓緊與反向彎曲功能。通常采用多輥矯直機,其中中間兩輥可上下調節,兩端輥僅上輥可調。壓下量設定需遵循"薄壁管按彈性限度控制,厚壁管按壓緊力優化"的原則。對于壁厚大的不銹鋼管,壓下量應小于材料彈性限度彎曲量,避免過度塑性變形導致管體縮徑或螺旋壓痕。實際生產中,壓緊力可取矯直力的比例,同時需擴大矯直輥與管體的接觸寬度,以分散單位壓力,減少局部應力集中。
2.輥系傾斜角與旋轉速度匹配
矯直輥傾斜角直接影響管體軸向移動與旋轉的協同性。傾斜角過大會導致管體滑動,過小則可能引發矯直盲區。對于厚壁直縫不銹鋼管,傾斜角需根據管徑與壁厚動態調整,管體在旋轉中均勻受力。輥子旋轉速度需與管體進給速度形成正確比值,避免因速度不匹配導致矯直不充足或過度。例如,當管體直線度偏差大時,可通過降低進給速度、提升旋轉速度的方式,增加單點矯直時間,提升矯直精度。
3.矯直道次與反向彎曲策略
厚壁直縫不銹鋼管管矯直通常需多道次漸進加載。首道次以去掉主要彎曲方向為主,后續道次逐步修正殘余變形。對于局部彎曲變形大的管體,可采用"局部預矯+整體矯直"的組合工藝:先通過兩端沖頭對彎曲段施加反向力,再利用輥式矯直機進行整體調直。反向彎曲策略需結合管體初始應力分布,避免因矯直力與殘余應力疊加導致新的變形。例如,若管體因焊接熱影響產生朝一側的彎曲,矯直時需在相反方向施加額外撓度,以抵消熱應力影響。

二、矯直后檢驗規范
1.幾何精度檢驗
幾何精度是矯直質量的核心指標,包括直線度、不圓度及壁厚均勻性。直線度檢驗需采用激光掃描儀或拉線法,沿管體軸向多點測量,確定每米彎曲度符合標準。不圓度檢驗通過游標卡尺對稱測量管體外徑三處,取大值與小值之差,要求不圓度不超過外徑公差的比例。壁厚均勻性檢驗需使用用千分尺,在管體圓周方向均勻取點測量,壁厚偏差應控制在允許范圍內。
2.表面質量檢驗
矯直過程中,管體表面可能因輥系接觸產生劃痕、壓痕或氧化皮脫落。表面質量檢驗需在自然光或標準光源下進行目視檢查,主要排查矯直輥磨損帶、管體端部及焊縫區域。對于精度不錯要求的管體,還需采用磁粉檢測或滲透檢測,排查表面微裂紋。若發現表面缺陷,需根據缺陷類型采取打磨、補焊或判廢處理。
3.內部組織與性能檢驗
矯直產生的塑性變形可能影響管體內部組織,導致晶粒細化或殘余應力積累。對于不銹鋼管,需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矯直區域晶粒度變化,組織均勻性。殘余應力檢驗可采用X射線衍射法或盲孔法,測量矯直后管體表面殘余應力分布,避免因應力集中引發后續加工裂紋或服役變形。此外,還需對矯直后管體進行力學性能復驗,確定屈服強度、抗拉強度及延伸率符合設計要求。
4.尺寸穩定性驗證
矯直后管體需進行尺寸穩定性驗證,以排除內應力釋放導致的二次變形。驗證方法包括自然時效放置與人工時效處理:將矯直后管體靜置時間后復測尺寸,或通過低溫回火去掉殘余應力。對于石油套管等對尺寸穩定性要求高的產品,還需進行模擬服役環境測試,驗證管體在壓力、溫度交替作用下的尺寸變化率。
厚壁鋼管的矯直參數設定與檢驗需以材料特性為基礎,結合工藝設備能力與產品使用場景,構建"參數-過程-結果"全鏈條控制體系。通過動態調整矯直輥系配置、優化反向彎曲策略,可實現管體幾何精度與力學性能的協同提升;而嚴格的幾何、表面及內部檢驗,則能矯直質量達到工程需求。
河北龍馬鋼管制造股份有限公司(http://www.hblongma.com.cn/)主要生產厚壁鋼管,雙面埋弧焊鋼管,高頻直縫鋼管,管線鋼管大口徑厚壁雙面埋弧直縫焊鋼管(JCOE),規格:Φ325mm—Φ2020mm,壁厚:7mm—100mm,執行標準:GB/T9711-2011、GB/T3091-2008、API 5L、EN10219等,材質:Q235-Q590、L175-L555、X42-X80管線管及合金鋼管、帶料加工各種材質鋼管、不銹鋼管。
鋼管http://www.hblongma.com.cn/
埋弧鋼管http://www.hblongma.com.cn/
直縫鋼管http://www.hblongma.com.cn/
大口徑鋼管http://www.hblongma.com.cn/
厚壁鋼管http://www.hblongma.com.cn/
以上就是關于厚壁直縫不銹鋼管供應「龍馬鋼管」@甘肅@福建@海南全部的內容,關注我們,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。
特別提示: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,真實性未證實,僅供參考。請謹慎采用,風險自負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