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血位(初削),是一個常用的印刷術語,指的是在印刷設計中,為了防止成品被裁剪時因裁切誤差出現白邊或裁到重要內容,而在設計成品的四周特意多出的一部分區域。
在設計底圖的時候,需要在成品尺寸的基礎上,四周各增加幾毫米的出血位,比如成品尺寸是46mm*16mm,出血位為1.5mm,那么底圖尺寸就需要設置成[46+(1.5x2)]*[16+(1.5x2)]=49mm*19mm。下面我們來看看中瑯可變數據印刷軟件中如何設置出血位。
1. 打開中瑯可變數據印刷軟件,根據實際紙張設置紙張尺寸和布局,紙張我們這里設置成總寬度為103mm,高度為38mm的紙張,一張紙中設置2行2列的標簽,紙張的上和左頁面邊距分別設置為1.5mm和4mm,標簽尺寸設置為46mm和16mm,標簽的水平和垂直間距都設置為3mm,軟件會根據設置的紙張和布局參數自動計算出下和右頁面邊距。
2. 將PDF底圖以畫布背景圖的形式導入到軟件中 點擊軟件頂部的“文檔設置”按鈕,在打開的窗口中,選擇“畫布”選項卡,將圖片背景勾選上,點擊后面的“瀏覽”按鈕,找到本地電腦上保存的PDF背景圖導入到軟件中,將下面的“打印背景”勾選上。
3. 設置出血和邊線 在“文檔設置-畫布”選項卡中,設置出血為“1.5”mm。下面的邊線選擇“裁切線”,裁切線的顏色(這里我們設置為白色)、粗細、長度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。
4. 點擊軟件頂部的“打印預覽”按鈕,查看預覽效果,我們可以看到設置出血之后,背景圖向標簽外延伸了一些,這樣就可以在裁剪的時候有效的避免露白邊或裁到內容的情況。
以上就是中瑯可變數碼印刷軟件中設置出血位的操作方法,看了本文是不是對出血位設置有了更好的了解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軟件中設置“出血”的時候,出血值不能超出標簽的水平和垂直間距中的最小值。
